莎头组合仅用9分钟速胜?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决赛谁在等候?
发布日期:2025-10-12 20:44    点击次数:149

0.25秒,这是王楚钦和孙颖莎在混双比赛中平均每次击球的间隔时间,比人类眨眼的速度还要快四倍。

在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的混双半决赛场上,比分牌定格在11-3、11-3、11-7,看似轻松的背后,是这对组合长达八年的磨合与沉淀。

2017年亚洲青年锦标赛,17岁的王楚钦和13岁的孙颖莎首次搭档混双。 谁也没想到,这次偶然的组合会开启一段传奇。 八年间,他们参加了217场国际赛事,从青奥会冠军到巴黎奥运会金牌得主,从世乒赛三连冠到WTT大满贯三连霸,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 2019年王楚钦曾因情绪失控被禁赛三个月,2022年布达佩斯世乒赛他们尝过失利滋味,但这些挫折反而让他们的组合更加坚韧。

2024年7月30日,巴黎奥运会混双决赛现场,当朝鲜队员最后一球拉出界,王楚钦和孙颖莎跪地相拥。

这场胜利来之不易,面对神秘的朝鲜组合,他们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最终以4-2锁定胜局。

展开剩余57%

在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上,王楚钦面临着极端考验:一天之内要参加男双、男单和混双三项比赛。 从击败队友徐瑛彬/袁励岑,到零封韩国主力安宰贤,再到晚上与孙颖莎搭档混双半决赛,他展现了惊人的体能储备和竞技状态。 这种高强度的赛程安排,是对运动员综合能力的极致考验。

黄友政和陈熠战胜队友袁励岑/王艺迪,与莎头组合会师决赛。 这意味着国乒提前锁定了本次赛事的混双冠亚军。 黄友政/陈熠作为国乒新生代混双代表,展现了年轻组合的冲击力。 这种内部竞争机制,确保了国乒在混双项目上的持续领先地位。

2023年德班世乒赛混双决赛中的一个画面最能体现他们的默契,面对日本组合的搏杀战术,孙颖莎突然改变站位角度,王楚钦几乎同时侧身让出击球空间。 这个仅持续0.3秒的战术调整,将可能失误的回球变成了致命一击。 这种默契不是简单的训练可以达成,而是基于对彼此技术特点和思维方式的深刻理解。

巴黎奥运会后,国乒教练组对莎头组合的使用采取了保护性策略。 他们只选择性地参加了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和多哈世乒赛等关键赛事。 这种安排既保证了他们的竞技状态,又避免了过度参赛导致的疲劳积累。 在WTT中国大满贯上他们的再次联手,展现了国乒在混双项目上的长远规划。

发布于:江西省